披頭士精選輯The Beatles Anthology(1995)

                             

    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早已成為一個傳奇,他們的音樂成就、對歐美流行音樂的影響,少有能與之相提並論的。雖然早於1970就各奔東西,但是之後他們每發行一次精選集,總是能引發一陣唱片銷量熱潮。1995年,樂隊三位成員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son和Ringo Starr重回錄音室和錄影棚,制作了《Beatles Anthology》這套紀錄片,配套發行的《Anthology 1》(1995.11.21)、《Anthology 2》(1996.3.19)、《Anthology 3》(1996.10.29)更是大受披頭士迷的追捧。

    1996年EMI推出的《Beatles Anthology》(披頭士選集)紀錄片,是以錄像帶為載體發行,由於VCD在歐美始終沒有大規模推廣,在國內樂迷中流行的這套紀錄片VCD,多由錄像帶轉錄而成。近年來,隨著DVD技術的普及,音樂DVD已漸成潮流,EMI公司終於也將這套珍貴的紀錄片重新發行。 

 

永生不死:英倫搖滾的沉浮

Live Forever: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 Pop(2003)

                                   

    該片記錄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英倫搖滾的崢嶸歲月,從早期的探索到成熟鼎盛時期以及後來的下坡路,重現了一個時代的英倫搖滾起起伏伏。片中的受訪者幾乎涵蓋了全部當時主流英倫搖滾的核心人物(成員)。透過這些歷史親歷者和創造者的自述,結合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為觀眾揭開了神秘英倫搖滾背後的一幕幕真相。

英國流行音樂史

Girls and Boys: Sex and British Pop (2005)

                                    

BBC的一套紀錄片,講述英國60年代到90年代流行音樂史的,一共四集,每集講10年

Episode 1: Love Me Do 
Episode 2: Oh You Pretty Things 
Episode 3: Tainted Love 
Episode 4: Wannabe: The 90s 

合成器英倫 Synth Britannia(2009)

    關於英國電子樂的記錄片,時間跨度從70年代末的後朋克時期到80年代中期的電子流行。

    70年代末,朋克還占據著英國的大街小巷,但總會有不同的東西吸引著年輕人的視線,越來越灰暗的倫敦街道也預示著什麽的到來。 

  在JG Ballard科幻小說的刺激下和德國樂隊Kraftwerk的啟發下一幫年輕人,窮的響叮當的年輕人,開始了采樣器在英國的旅行。 

  嘉裏紐曼在1979年的成功真正讓合成電子樂進入到了主流社會。再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Depeche Mode。這一下爆發的合成流行風包括了 Ultravox, Soft Cell, OMD and Yazoo 。 

  每個樂隊都有一個故事,1983年的寵物店男孩和新秩序鞏固了合成流行的地位並指出了未來電子樂的方向。伊恩科虒斯永遠長眠,但他如果看到今天的景象不知會做何感想,或者也會像他當年樂隊的采樣Bernard Sumner一樣,沉著而幽默,因為音樂是永遠向前的。